213

TS重写选择Go & 第19届D2终端技术大会

国内

D2终端技术大会、阿里、技术

第19届D2终端技术大会「热·AI」
2025年3月8日,第19届D2终端技术大会于阿里巴巴西溪C区国际总部顺利召开,主题为「热·AI」,是参会人数最多的一届。上午主会场设置前端、设计、测试和产品相关演讲,下午有四个分会场,大会圆满结束,还给出了官网、PPT获取途径及视频分享关注方式。

TypeScript、性能提升、微软

TypeScript 十倍提速
微软宣布对TypeScript编译器和工具进行原生移植以提升性能,将使构建时间缩至十分之一并大幅降内存占用。展示了不同规模代码库运行tsc的时间对比,速度提升明显。编辑器速度方面,以VS Code为例加载项目时间大幅缩短,内存占用约降一半,响应速度也会提高。还介绍了版本规划,包括TypeScript 6和7的相关情况,最后提到未来几个月将分享更多细节并邀请参加AMA活动。

TypeScript Go Rust

typescript 重写为什么选择 go 而不是 rust?官方团队的回答
TypeScript团队正在将编译器和工具链移植到Go而非Rust。官方称可移植性是关键限制,在Rust中难以找到可行表示方式且存在多种问题。Go移植大约一年可得到可用版本,语义高度兼容且性能有竞争力。文章还从TypeScript架构之困、语言选型技术深潜、决策权衡的五个维度、社区影响与路线图等方面进行阐述。

微软 Go语言 Rust语言

微软的战略决定以及 Go 与 Rust 编程哲学的对比
微软将TypeScript编译器从JavaScript移植到Go语言(项目代号Corsa),目标是性能提升10倍。微软选择Go而非Rust是因为Go与TypeScript结构兼容且开发时间更快。文章对比了Go与Rust的编程哲学,Go务实简单,在简单性、并发模型、编译速度、内存管理、标准库方面有优势,Rust追求正确性和性能,在某些特殊情况如内存受限环境等下更优越。

OpenSumi、IDE框架、版本更新

OpenSumi 3.8 版本正式:国内首个 MCP Client,Agent 优先,支持任意模型接入!
OpenSumi 3.8版本发布,是国内首个MCP Client,Agent优先且支持任意模型接入。它是开源、高性能、高度可定制的IDE研发框架,可构建双端集成开发环境。该版本有多项功能更新,如支持MCP协议包含多种能力、实现vscode.languages.registerInlineEditProvider接口能力、有详细更新日志包含新功能、重构、样式更改和其他更改等内容,还有新的贡献者。

58租房 房东发房效率 用户体验

体验升级-提升房东发房效率
住房租赁市场规模达2.5万亿,个人房源受青睐。58租房平台面临房东发房效率低的挑战,通过调研发现三大问题。针对问题建立体验闭环,采取多种措施,如LBS智能定位、智能拍摄引导、OCR智能识别等提升效率,还关注老年用户体验、隐私保护,持续优化服务,目标是成为房东发房首选平台。

房产推荐、大模型、58同城

大模型在房产推荐业务上的探索与实践
文章讲述大模型在房产推荐业务应用存在瓶颈,58同城相关团队开展算法落地实践并取得成果。包括大模型画像推理、Embedding推荐、对话式推荐案例,还介绍了各案例的应用策略与优化技巧。最后展望未来围绕多模态融合、生成式推荐新范式、生态共建三方向持续突破。

淘宝直播、AI提效、工程侧探索

淘宝直播AI提效探索的一些心得
本文围绕淘宝直播团队近半年基于AI在工程侧提效的探索展开,介绍各职能团队的创新尝试,总结阶段性成果并分析AI能力优劣,还通过案例分享了AI能力与研发链路适配方案,探讨RAG实践、FT调优等技术应用,表达对未来探索合作的期待。

前端开发、图像格式、性能优化

前端视角下的图像格式进化论:从像素战争到性能革命
本文从前端视角探讨图像格式的进化,通过实战对比主流图片格式(如JPEG、WEBP、AVIF、PNG、SVG、GIF等)的特性,给出选择决策树。还介绍了大图片的优化策略,包括压缩、裁剪、响应式和渐进式加载等,以及懒加载等动态加载技术。最后提及量子图像和神经格式等未来发展方向,强调前端工程师需构建自适应图像处理系统。

得物 Android Crash治理

得物 Android Crash 治理实践
文章介绍了得物Android端的Crash治理实践,包括DNS解析、MediaCodec状态异常、bio多线程环境、小米Android15焦点处理空指针等崩溃问题的背景、分析与解决过程,通过修复历史遗留的Crash漏报问题,得物Android端的Crash监控体系得到增强,崩溃率有所下降,文中还分享了一些典型系统Crash的治理经验。

转转 商品标签平台 二手电商

转转运营系统之商品标签平台
转转作为二手电商平台,商品与用户需求差异大,精细化运营面临难题。商品标签平台分三层,应用层提供交互通道,服务层处理核心业务,数据层存储数据。其核心设计包括保证标签实时性、数据一致性、消除数据读取瓶颈,有流量分离、事件驱动等方法。还介绍了未来提升效率的构想,最后总结该平台成功实践证明了结构化非标数据对精细化运营的重要性。

快手 代码分析 流水线检查

快手流水线检查质效提升实践:Mulan通用代码分析服务
随着快手业务发展,代码量增长使流水线检查质效面临压力。文章介绍了Mulan通用代码分析服务,包括其定位、演进思路和质效提升实践,如提升检查效率、优化规则开发成本、建立检查度量与监控体系等,Mulan已接入400+工程,规则数量增长,提升了研发效率,未来还将探索AI辅助提升工程质效。

AI营销 广告主 智能体搭建

广告主也能轻松搭建智能体了?
文章讲述在AI浪潮下,百度营销平台让广告主可搭建品牌智能体。介绍了品牌智能体功能,包括搜索承接能力和留资转化能力。还阐述了广告主搭建智能体的难题,如概念高深、能力抽象、任务繁重,并用设计三板斧化解,最后提及平台带来的成果与未来展望。

DevOps AI 软件开发

DevOps 二十年:从协作革命到智能时代的进化之路
本文回顾了DevOps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从2009年概念诞生起,早期聚焦自动化工具链与文化变革。随后不断演进,融入安全与合规、财务视角、平台工程崛起。AI时代的DevOps在代码与系统、流程、决策等方面走向智能化。未来将呈现AI原生工具链、开发与运维认知统一、可持续发展等趋势,从业者也将从工具使用者向智能架构师转变。

AI编程、代码重构、软件维护

AI 生成的代码缺少什么?
随着AI编程助手普及,GitClear分析发现重构代码量降低、重复代码量攀升,2024年新增重复代码量超重构工作量。多数开发者为提升生产力使用AI,但不应忽视软件长期维护,重构占比持续下降,若不重视将面临技术债务雪崩。文章还通过实例说明追求短期效率牺牲长期可持续性的代价,强调要在加速开发同时维护系统健康。

Android 16 软件更新 开发者

Android 16 首个 Beta 版现已推出
Android 16首个Beta版已推出,开发者和早期体验者可注册Pixel设备获取更新。该版本支持应用自适应性、实时动态、高级专业视频格式等内容。文章还介绍了各功能的具体更新,如应用自适应、新通知类型、相机和媒体更新、无障碍功能等,也提到了版本中的行为变更及如何为其发布做好准备。

双11、供应链大屏、稳定性保障

揭秘双11保障:深度解析物流CEO大屏与供应链大屏的稳定性保障机制
文章主要解析双11供应链大屏稳定性保障机制。先介绍供应链大屏的特点,然后从全链路流程图绘制开始,按数据接入层、指标加工层、指标存储层、指标服务层、监控管理分别阐述技术保障策略,还提到如沟通协同、依赖方全链路演练、与业务联动等其他流程上的保障策略,强调结果第一和团队力量的重要性。

B站票务 下单流程 系统优化

B站票务抢购下单流程演进
文章介绍了B站票务抢购下单流程的演进。先阐述了B站会员购票务的业务形态、市场地位,因热门项目库存低且传统架构在高并发下有瓶颈,围绕三大核心目标对下单链路迭代。包括初始版本的同步事务处理及其痛点,异步下单版本解决数据库压力但用户体验下降,redis缓存扣减库存下单版本应对新问题并进行多方面优化,最后总结优化提升了下单吞吐量和稳定性。

大会员交易系统、系统建设、技术组件

大会员交易系统建设
本文阐述了大会员交易系统建设情况。该系统采用模块化架构,包括交易、订单等核心模块。核心流程从用户下单开始,各系统协同完成交易。还介绍了如业务身份管理等技术组件,签约、商品、清结算等服务的功能与流程,前端的支付SDK及其接入方式,业务接入的相关内容,以及保障系统一致性和稳定性的措施,最后对系统架构优化、业务模式创新和生态系统构建提出展望。

LLM 本地模型 AI技术

从DeepSeek到Manus:如何实现本地LLM微调+联网开发?
文章从DeepSeek到Manus,阐述本地LLM微调与联网开发。先介绍LLaMA - Factory本地大模型微调,包括环境准备、微调操作与原理、模型合并等;接着讲述本地大模型联网功能开发,涵盖整体架构、LLM调用等多方面;然后探讨业务场景应用,如APK病毒检测等;最后对AI技术趋势、开源与商业模式进行展望并给出建议。

Android 悬浮球 自定义View

Andorid 实现全屏可拖拽悬浮球
文章介绍了在Android中实现全屏可拖拽悬浮球的效果,包括手指离开屏幕自动贴边、隔一定时间自动半隐藏等功能。阐述了实现该效果的步骤,如自定义View、监听屏幕滑动事件、动画效果处理、圆角图片和描边处理等,并对相关代码进行了解析,最后总结了实现过程中的几点注意事项。

Cursor Rules 代码编辑器 AI辅助编程

掌握更有智慧的 Cursor Rule,不但能让你收到老板的点赞,还有更多时间摸鱼
文章介绍了Cursor及其核心特征,详细阐述了Cursor Rules,包括其定义、作用、三种配置方式(全局配置、项目配置、模式特定规则)、高级专业提示用法,还提到了获取更多Cursor Rules范例的网址,最后发起互动,询问关于Cursor Rules编写和使用的更好设置或实践。

多模态自动布局技术、淘内内容场、淘天内容AI团队

多模态自动布局技术发展及其在淘内内容场的应用
随着数字化内容创作需求增长,多模态自动布局技术兴起。文章从技术路线出发,比较基于图像生成和坐标预测两种模式的优劣。在业务落地方面,面临文案类别多、可扩展性要求高、场景多样等挑战,多模态大模型是较好选择。还介绍了数据和训练,以多模态大模型为基础,权衡后选qwen - vl - 7b为基座模型。该技术在淘内内容场域有广泛应用,最后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包括多图布局、个性化布局等,还介绍了淘天内容AI团队。

大模型应用 可观测性 阿里云

详解大模型应用可观测全链路
随着LLM应用的发展,其可观测性面临挑战。文章阐述了大模型可观测的挑战,包括性能与成本、使用与开发体验等方面。介绍了典型LLM应用组件与可观测数据类型,强调LLM应用必备的可观测能力,如采集治理、领域视图等。还提及突破LLM应用观测局限的实战,最后对阿里云可观测平台的未来进行展望。

NLP Transformer 技术解析

Transformer到底解决什么问题?
文章围绕Transformer解决的问题展开,先阐述NLP发展历程中遇到的问题,如规则模型人力耗费大、基于统计方法的模型存在长距离依赖问题、基于神经网络的模型存在梯度消失 - 爆炸等问题。接着介绍Transformer相关概念,包括词嵌入、其经典架构(包含Encoder和Decoder等组件)、工作原理(如自注意力机制、多头注意力等),还提及了Transformer与RNN的区别等内容。

大模型应用开发 技术领域 非AI背景开发者

不需要AI和数学知识背景,这篇文章带你学会大模型应用开发
本文主要介绍大模型应用开发相关内容。阐述开发无需AI和数学知识背景,包括应用架构、与LLM协作的Prompt Engineering、Function Calling功能等,还介绍大模型在知识问答和代码助手场景的应用,强调RAG技术的重要性,最后讲述普通程序员可参与的AI Agent和MCP相关内容。

AI Agent、供应链、供应商寻源

Manus 供应商寻源案例:理解AI Agent在供应链流程应用
2025年3月Manus发布,标志着AI进入工业级应用时代。文章以Manus的供应商寻源案例,阐述其在供应链中的应用,包括技术原理、新范式、企业应用面临的挑战等内容。

Multi - Agent系统 CAMEL - AI Agent技术

CAMEL-AI社区解答关于Multi-Agent系统的18个关键问题
CAMEL - AI创始人李国豪解答Multi - Agent系统18个关键问题。介绍Manus实现方式、优势与挑战,阐述主流Multi - Agent框架异同,探讨Agent技术难点如数据、规划、记忆管理等,讲述Multi - Agent平台落地方向、Agent测评方式,还介绍Camel - AI.org社区及其项目,提及2025年Agent产品发展趋势。

RAG优化、DB - GPT、知识检索

万字长文讲透 RAG在实际落地场景中的优化
文章围绕DB - GPT应用开发框架在RAG实际落地场景中的优化展开。先解读RAG关键流程源码,包括知识加工和检索,指出实际应用痛点。然后从知识处理和RAG流程两方面阐述优化思路,知识处理涵盖加载、切片、信息抽取等优化;RAG流程分静态和动态知识优化,还介绍了后置过滤等内容。接着分享数据基础设施和金融财报分析领域的RAG落地案例。最后总结建议构建领域资产库并处理好资产数据链路。

DeepSeek微调 模型高效微调 COT数据集

从零开始的DeepSeek微调训练实战(SFT)
文章主要介绍使用unsloth框架对DeepSeek R1 Distill 7B模型进行高效微调,包括相关概念、环境准备、实操过程、参数解析和完整高效微调实验。还介绍了COT数据集的创建和使用方法,并在medical - o1 - reasoning - SFT数据集上完成实战,以达到问答风格优化和知识灌注目的。

Cursor、系统提示词、获取方法

如何绕过限制,获取 Cursor 的系统提示词
文章介绍了Cursor母公司的融资情况,然后重点讲述了3种获取Cursor系统提示词的方法,包括抓包、提示词技巧、LLM请求代理,分析了每种方法的原理、可行性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总结获取提示词最推荐的方法是使用可记录请求日志的OpenAI中转服务并切换模型多次尝试,还提到若方法失效可通过构造假的Coding Agent系统提示词获取碎片信息。

Argo Workflows 容器原生 工作流引擎

Argo Workflows 原理及应用
本文主要介绍了Argo Workflows的原理及应用。Argo Workflows是开源的容器原生工作流引擎,以Kubernetes的CRD形式实现功能,适用于多种场景如CI/CD、数据处理等。文中阐述了其核心概念,包括Workflow等多种资源的结构与功能,介绍了组件架构中的Argo Server和Workflow Controller,还提及安装部署、监控的相关内容,最后展示了应用实践中的架构方案、示例流程等。

服务性能 自动化压测 熔断机制

服务性能防腐体系:基于自动化压测的熔断机制
文章阐述了系统架构演进中业务发展与压力测试的矛盾,提出基于自动化压测的熔断机制解决方案,包括熔断流程建设(性能摸底、自动化压测、新接口接入、问题跟踪)和测试平台能力升级。还介绍了会员系统实践中的环境准备、压测基准值、启用熔断机制,最后展示成果并总结展望,强调此机制对系统性能可持续性的重要意义。

Google Gemini 文生图AI

Google 用文生图 AI 开始真正重塑行业|9 个测试案例,带你看懂 Gemini 能力边界
文章主要介绍了Google的Gemini文生图AI的能力,通过4项能力测试和5个应用案例展示其在不同领域的表现,包括设计、游戏、家装、教育和自媒体等,还提及了它的使用方法,总体评价Gemini是全设计行业甚至全社会都值得使用的文生图AI。

多智能体框架 智能体 人工智能

主流多智能体框架设计原理
本文详细介绍了智能体和多智能体系统,包括定义、分类、为何需要多智能体等。阐述了多个多智能体框架如Swarm、AutoGen、Magic - One等的特性、适用场景和不足。还介绍了Magentic - One框架的核心特性、组件和流程等,并给出多智能体在内容创作、交易系统等方面的应用案例,最后展望了智能体AI时代人机协同的未来。

Claude 3.7、情绪价值营销、AI应用

Claude 3.7 赋能营销领域!三步打造爆款情绪金句卡片(附Prompt模板)
文章介绍了Claude 3.7在营销领域的应用,特别是在情绪价值营销方面。阐述了情绪营销的三个层面,包括意识、潜意识和人心。通过实际案例展示如何使用Claude 3.7生成营销语句,还提及了在不同平台使用Claude 3.7的方法,强调AI生成结果是创意起点。

AI Agent、业务落地、企业痛点

AI Agent实战:一站式业务落地实操指南
AI Agent已渗透到多个行业,市场规模增长迅速。背后有三大核心趋势,包括垂直化深耕、工具链爆发、端云协同与开源生态崛起。然而,70%的企业面临‘落地难’与‘应用难’的两大痛点。msup联合Richard Ma制作了相关课程,学习该课程可获得结业证书和角色地图季卡使用权。

AI Agent Computer Use Manus

Manus 爆火,再次证明 Computer Use Agent 的潜力
2025年3月4日Monica.im发布基于Computer Use的AI Agent产品Manus。文章无意探讨Manus能力,而是聚焦Computer Use技术,它由Anthropic于24年11月提出,多家团队探索其应用。文章介绍了Computer Use的表现、解决的问题,还阐述了Computer Use Agent的三种方案,最后指出当下产品性能有问题但值得程序员提前学习。

前端技术 小程序 FinClip

这个国产前端技术已经卷到国外了!
国产前端技术已走向国外,如小程序技术被国外公司采用。Telegram推出小程序开发功能并构建生态,苹果有类似轻应用,VK也用到小程序技术。FinClip前端容器技术可让普通开发者便捷获取小程序平台技术,它能在多系统运行小程序,工作原理是实现小程序容器,支持多种小程序语法且有自研开发工具,注册后免费使用。

国外

Oxlint 代码检查工具 软件开发

Oxlint Beta
Oxlint进入beta版,在功能完整性、性能和稳定性上有显著进步。介绍了使用方法,在中小项目可完全替代ESLint,大项目可通过插件关闭ESLint规则并先运行Oxlint。阐述新特性包括性能提升、众多内置规则、多种配置支持、多文件类型支持等。还提及更多规则与性能提升的对比,以及未来支持自定义ESLint插件和改进IDE集成的规划,感谢众多贡献者。

Web开发 懒加载 IntersectionObserver API

Lazy Load Background Images with the IntersectionObserver API
文章介绍了使用IntersectionObserver API懒加载背景图像的方法。先指出懒加载背景图像比HTML中的图像更复杂,IntersectionObserver API可解决此问题并提升性能。然后阐述构建示例的步骤,包括在HTML中标记元素、在CSS中覆盖背景图像、在JavaScript中观察元素交集状态、为禁用JavaScript的用户添加CSS回退,最后总结了这种懒加载方式的优点。

TypeScript 性能提升 开发体验

A 10x Faster TypeScript
文章宣布了为大幅提升TypeScript性能所采取的下一步措施,包括将TypeScript编译器和工具进行原生移植,这将使构建时间减少10倍、大幅减少内存使用。还给出了在不同代码库上运行tsc的速度对比,阐述了原生实现对编辑器速度、版本路线图的影响以及后续计划。

开发者新闻 TypeScript 软件更新

Deno’s Response to Node’s Recent Support for TypeScript
本文主要报道了几则开发者新闻。首先是Node支持TypeScript及其带来的好处与局限性,同时对比了Deno的TypeScript集成方式。接着提到Nuxt.js增加了懒加载水合功能并包含其他特性与性能增强。然后是Google推出Gemma 3及其相关应用,OpenAI发布构建AI代理的开发者工具,《纽约时报》将核心站点的React库测试工具从Enzyme转换到React Testing Library的案例,以及WordPress插件存在漏洞被发现并修复。

Gemma 3 Google AI技术

Gemma 3 发布:巅峰性能,单 GPU/TPU 即可运行
Gemma 3发布,基于Gemini 2.0同源技术,有多种规格。它性能领先,支持多语言、文本和视觉推理、大上下文窗口、函数调用等,还有量化版本。研发注重安全,ShieldGemma 2同步推出用于图像安全检测。Gemma 3与多种工具无缝集成,Gemma生态庞大且推出学术计划,最后介绍了探索Gemma 3的入门指南。

产品/设计

微软 Windows 11 UI

微软宣布全新 UI
微软宣布Windows 11操作系统预览版“开始”菜单全部应用(All)测试全新用户界面(UI),包括网格视图(应用按字母顺序矩阵排列)和类别视图(基于使用频率智能归类应用组)。

B端设计 动效设计 钉钉

2025 B端设计趋势|动效
文章回顾动效设计的演变历程,从早期简单的进度展示到Flash技术引领的网页动画,再到如今基于物理规律的动效设计。阐述从物理世界捕捉动效美感的方式,介绍钉钉设计系统里的动效哲学,包括视觉感官和用户体验的平衡、动效的时间梯度、速度和空间等方面,还提及无障碍设计思考,最后强调动效在现代数字产品中的重要性。

B端设计、品牌物料、钉钉

2025 B端设计趋势|品牌物料系统设计
文章结合钉钉近10年的B端产品设计经验,探讨2025年B端品牌物料系统设计趋势。阐述从平面静态到多维动态、从功能说明书到价值放大器、从功能导向到情感共鸣的进化,还介绍了更系统构建B端品牌物料设计的方法,包括品牌基因萃取、场景化物料矩阵设计和品牌物料一致性管理等内容。

硅谷、Vibe Coding、编程创新

硅谷又造新词:什么是vibe coding?
文章介绍了硅谷新词Vibe Coding(氛围编码),其核心理念是以自然语言为编程接口,开发者通过对话提示与AI协作生成代码,将编程流程简化为'需求描述 - 生成 - 迭代'循环,降低技术门槛,非专业者也能快速搭建原型,但会牺牲代码底层逻辑控制权,适合创业团队快速验证,也可能使编程成'黑箱魔术'。

视频制作、DeepSeek、剪映

王炸组合DeepSeek+剪映,手把手教你打造小红书同款视频!—工作效率提升10倍
文章指出图片内容视频化是大势所趋,但传统视频制作耗时是设计师的创作瓶颈。接着介绍了DeepSeek和剪映的组合,DeepSeek用于AI内容生产,剪映用于智能剪辑,二者结合可降低技术门槛、压缩制作时间。还阐述了打造小红书爆款视频的要素,如封面标题、开场5秒、视频节奏等,最后强调这种组合实现了创作思维升级。

行业

百度 文心大模型 互联网

那个能打的百度,今天回来了。
2025年3月16日百度发布文心大模型4.5和X1,X1是深度思考模型,4.5是基础模型。它们有多模态等能力且在多项能力上显著提升。作者认为它们是行业内最好的中文大模型且C端免费、API调用价格低。还通过测评对比其他模型展示了文心X1的优势,最后回顾百度的发展,认为这是百度的又一高光时刻。

网站 社交媒体 SEO

没人在乎网站了,别浪费时间搭建个人网站
文章指出几乎没人再访问网站博客,其存在诸多问题,如大多是静态、更新慢、内容无吸引力等。同时SEO也越来越不重要,谷歌搜索存在诸多弊端。而社交媒体是更好的选择,它实时更新、设计无需操心且是人群聚集之处,所以人们应把社交媒体个人主页当作网站,在上面发布内容建立订阅者群体。

AI芯片、稀疏计算、软硬协同

稀疏计算与软硬协同,大模型算力提升新思考 | 达摩链接
文章探讨了AI芯片面临的困境,如算力提升难以支撑AI应用大规模落地等。阐述了稀疏计算范式,包括其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方法,如信息驱动稀疏化方法等。介绍了研究成果,涵盖系统优化、软硬件协同优化、从稀疏推理到稀疏训练等方面。最后总结与展望,指出业界在AI软硬件优化方面的探索,强调软硬结合对提升AI能力的重要性以及成果的产业应用。

Flagship Pioneering、AI for Science、投资策略

Flagship 创始人:AI for Science 的下一步是 Multi-Agent
本文基于No Priors与Flagship CEO Noubar Afeyan的对谈编译整理。介绍了Flagship Pioneering的创立、投资布局、投资哲学等。Flagship创立于1999年,已孵化约100家创新企业,有独特的孵化流程。在AI for Science领域,对多智能体系统感兴趣,其可实现科研自动化。Flagship战略偏好平台型公司,阐述了平台型公司面临的障碍。在投资布局上强调实验精神,涉足多领域且布局广泛。其投资哲学包括管理不确定性、提出polyintelligence概念等。

AI商业 Google Cloud 2025趋势

2025 年 AI 商业趋势
《2025年AI商业趋势》报告根据企业决策者见解、搜索趋势等探讨了五个AI商业趋势,包含多模态AI、AI Agent、辅助搜索、AI赋能客户体验和AI成就安全防护,报告有行业预测和示例,可供想了解AI如何改变业务者阅读,可下载获取更多信息。

AI研究、科学研究、AI4Science

科学家都开始用起了AI,事实果真如此吗?
密西根大学一项覆盖16万篇文献的研究指出AI与科学结合存在错位。研究用大模型构建AI4Science数据集,通过语义解析等形成新数据集。发现AI应用集中于少数领域,很多科学问题AI渗透率不足。两个社区在AI4Science上存在差异。研究还通过链路预测方法预测未来发展,基于大模型的方法有独特优势。不过用大模型研究也有局限,但仍推动了AI4Science研究范式的转变。